春秋战国时期,鲁国有位名叫叔梁纥的杰出人物,他在鲁国担任大臣,血脉也源自于宋国的君主。他不仅拥有出众的品德和广博的学识,还具备高大的身材和巨大的力量,擅长文武。在担任陬邑大夫期间,他与鲁国的著名将领狄虒弥以及孟氏家臣秦堇父并称为“鲁国三虎将”,名声显赫。
叔梁纥的正室施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,却未能生下一个儿子,而他的妾室则为他生下了长子孟皮。可惜的是,孟皮的腿部有残疾,无法继承父亲的遗志,这让叔梁纥倍感忧虑。他渴望有一个儿子,能够传承他的智慧与力量。
为了实现这个心愿,叔梁纥向鲁国的颜氏家族求亲。颜氏家中有三位女儿,最小的女儿名叫颜徵在。颜父对三个女儿进行了询问,他提到:“陬邑大夫的祖辈都是士族,先祖更是商朝王室的后裔。眼前来求婚的叔梁纥高大威猛,身高足有十尺,武艺高强,我十分欣赏他。虽然年纪有些大且性情略显急躁,但这并无大碍。你们三人中,谁愿意嫁给他?”大女儿和二女儿没有作声,颜徵在随后走上前对父亲说道:“父亲无须多言,我愿意听从您的安排。”颜父于是决定将颜徵在嫁给叔梁纥。
展开剩余51%此时,颜徵在刚满十五岁,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,二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极大。嫁入叔梁纥家后,颜徵在尽心尽力地侍奉丈夫。尽管两人都非常努力,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,直到叔梁纥七十二岁时,颜徵在终于怀孕了。
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,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,颜徵在于陬邑昌平乡生下了一个男婴。这个小男孩一出生便显现出独特的外貌特征,双眼白露、鼻子明显、耳朵突出、嘴里露出牙齿,头型则是四周高中央低的圩顶状。此外,由于其母亲曾在尼丘山祈祷,于是给他取名“丘”,字“仲尼”。
相信这时大家已经明白,这位婴儿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圣人——孔子。传说颜徵在看到孔子的样子时,感到厌恶,便将他遗弃在山中。几天后,出于不忍,颜徵在再次前去查看,竟发现一只老虎在哺育他,一只雄鹰在为他遮风送凉,因此流传出了“凤生、虎养、鹰打扇”的神话故事。
孔子,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其儒家思想不仅在古代影响深远,时至今日,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在他的思想指引下,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。
(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)
发布于:天津市